
排除万难,永斗洪水,为新洲筑起生命之堤 ——新力集团抗洪抢救先进典型材料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7-13 14:05
- 访问量:0
排除万难,永斗洪水,为新洲筑起生命之堤 ——新力集团抗洪抢救先进典型材料
【概要描述】2016年6月底至7月初以来,长江流域连遭大暴雨袭击,多地受灾严重。武汉市新洲区内多条水系不断攀至或超越警戒水位,新洲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与新洲邾城相邻的举水河、东河更是险情不断,多个堤岸出现漫坡或产生溃口,新洲邾城2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重大威胁。 得知险情后,新力集团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公司管理层迅速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提出了“抗洪抢险,保护群众,保卫新洲”的抗洪宗旨。为与洪水赛跑,抢占有利抗洪时机,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一百几十人的志愿抗洪抢险大军,调配几十辆工程车,紧急购置抗洪材料和保障物资,连夜开赴涉险地点,为新洲筑起生命之堤。 在数天艰苦的抗洪抢险过程中,新力集团涌现出一批不计得失、不怕艰苦、不畏牺牲的抗洪勇士。正是在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的感召下,公司抗洪大军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确保了新洲邾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彰显了新力集团的责任情怀,他们是新力集团的英雄,也是新洲人民的英雄。 “两次筑堤失败,仍不信邪”,关键时刻彰显新力人的智慧和胆识。 7月1日晚,东河第二道河堤出现漫堤险情,新洲邾城面临重要威胁。得知危情后,公司股东黄细元主动请缨加入抢险大军。当晚8时许,黄细元从公司调来两辆装满碎石的卡车,在新洲城北村东河第二道堤坝前进行抢险。但因水流太急,两次筑堤均失败,现场人员一筹莫展。此时,机敏的黄细元提出,用一辆挖掘机压住水头,然后再用铁丝将编织石袋五个一组捆住,紧挨着挖掘机筑坝。黄细元的方案和勇气,得到了部队首长等在场人员的认可。 不过,把几十万元的挖掘机就地填埋,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黄细元掷地有声地说:“要是堤坝不筑起来,别说这车,整个邾城都会遭殃!”在黄细元的指挥下,抢险队伍积极行动起来,在武警官兵的协助下,经过十个多小时的努力,到7月2日早上6:30,第二道拦水堤坝成功筑成(详见《长江日报》7月3日头版、《武汉晚报》7月7日第11版) 在暴雨中坚守三天三夜,誓与堤防共存亡。 与此同时,新力集团新洲项目负责人吴彬、刘永红也在区政府叶霞副区长指挥下,带领公司100多人的抢险队伍,积极参与抢救余姚变电站,加固举水大堤,合围溃口的东河河堤等抢险行动。 在合围东河河堤过程中,抢险队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考验着现场每个人的意志。进入该溃口的路段长3公里,最宽路面仅有不到3米,且都是坑坑洼洼的泥泞渍水,只能单向行车。在特大暴雨的袭击下,恶劣的路况极易使载满碎石沙土的卡车侧翻,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交通事故,影响溃口合围。 困难再大,但难不住敢于付出的新力人。关键时刻,吴彬、刘永红等人镇定自若。为激发大家的抗洪激情,他俩向现场人员下达了动员令,“不堵住溃口,全体人员不准回家,我们誓与河堤共存亡!” 士气就是战斗力。领头人的坚定意志,筑牢了大家的思想防线,极大的鼓舞了抢险大军的斗志。 针对出现的困难,抢险队确立了“边修路,边堵溃口”的思路。吴彬、刘永红打着赤脚,挽起裤腿,一边打电话调配所需物资,一边现场指挥工程车有序倒土填路。在他们的率先垂范带领下,一百多号人,在暴雨中坚守三天三夜,饿了就随便吃一口公司送来的面包填肚子,累了就倒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休息一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抗洪抢险的劳动效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以吴彬、刘永红为首的新力集团抢险队伍的艰苦努力下,到5日凌晨2:30,终于使东河东堤成功合拢,为新洲邾城安全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市政府刘市长,雷秘书长,市发改委刘主任以及新洲区领导一行四次来到东河东堤视察,一次比一次感动和满意。他们对新力集团抗洪抢险大军在灾难面前的无畏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洪水无情人有情,新力集团更有情。在关键时刻,新力集团禀持大义、挺身而出,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唯一选择,彰显出了企业高度的责任情怀。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7-13 14:05
- 访问量:0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