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资讯分类

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状态写真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7-14 17:30
  • 访问量:0

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状态写真

【概要描述】来源:中华建筑报   2011年春节后的一天,武汉天河机场。50岁的老李和20岁的小李父子俩和20多名老乡一起乘飞机去天津,机票由“老板”出。   老李在外打工多年,第一次碰上由老板出机票的好事。“工地需要人,再说了,他不出机票,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打工,愿意出好条件,找我们做事的‘老板’多得很。”老李言语中透露出被人重视的满足感。   小李高中刚毕业,挥舞着手中老爸给买的新手机,说:“本来,我不想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7-14 17:30
  • 访问量:0
详情
来源:中华建筑报
 
  2011年春节后的一天,武汉天河机场。50岁的老李和20岁的小李父子俩和20多名老乡一起乘飞机去天津,机票由“老板”出。
 
  老李在外打工多年,第一次碰上由老板出机票的好事。“工地需要人,再说了,他不出机票,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打工,愿意出好条件,找我们做事的‘老板’多得很。”老李言语中透露出被人重视的满足感。
 
  小李高中刚毕业,挥舞着手中老爸给买的新手机,说:“本来,我不想出来,做这种事累得很,好在我爸说收入不错,而且来去路费老板管出,就出来试试哦。”
 
  老李嘴中的“老板”是张及第,在天津负责一家规模中等的劳务公司,与他常年合作的企业包括中建总公司及旗下的中建六局、中建三局等大型建筑企业。2009年之前,他的公司总是在几百人的规模,从2009年开始,每天都有无数建筑企业主动打电话跟他要人。如今,他管理的民工已经超过5000人,仅公司的管理层就超过200人,一跃成为众多建筑企业的座上宾。谈到公司的扩张,他说:未来要把公司的劳务队伍规模扩大到2万—3万人。
 
  他也有烦恼的地方,那就是他手上的人还是太少,常常是一个工程还没干完,另一个工程就逼着抢工。为招到更多的工人,他常常得飞回湖北孝昌老家去招人,还不得不开出更好的条件来吸引人,比如为民工买机票等。“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事。”
 
  来自四川的吴姐在太原一个顶级楼盘的工地上打工,她是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民工之一,两年前跟老公一起出来打工,现在在工地做钢筋绑扎工作。而她的丈夫则干更重的活,把粗重的主钢筋一根根扛到位,再架设好。她坐在一幢即将封顶的楼上看着这个豪华小区一期热闹非凡的开盘现场,羡慕地说:“这房子可真漂亮。”
 
  这个售价近四万元一平方米的小区就是吴姐和她的同伴们亲手建起来的,房子建好后只能看着城里有钱人狂欢,因为她只得和丈夫暂时蜗居在简陋的工棚中。尽管她已经到这个城市两年了,仍然对这个城市非常陌生。她不舍得花钱,也没有时间去逛街,她说要多存点钱供孩子上大学。谈及收入问题,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肯定比在老家种田强了许多。”
 
  尽管负责该楼盘总承包施工的建筑企业已经在想方设法改善民工的生活条件了,但是民工们艰苦劳累、不被认同、漂泊无依的感觉依然严重。吴姐郑重地说:“我们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做这个工作。”可能这是她最大的理想了。
 
  女民工已经越来越多地承担繁重的工作了。据笔者团队的抽样检查,女性民工在工地上约占12%,绝大多数是随丈夫一起出来的。尽管收入在提高,生活条件在改善,但是抱着吴姐这样想法的农民工不在少数,他们都认为自己这代人吃点苦无所谓,但不能再让孩子们也这样吃苦了。
 
  据了解,尽管国家及地方出台了许多保护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民工们地位低下、漂泊无依、工作条件艰苦等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也是许多年轻一代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是遇到不负责任的建筑企业或包工头“老板”卷钱跑了,他们或许一年的血汗就白流了。尽管他们现在看似“珍贵”了,但是他们处于利益链最底层的现状并无根本性改变。
 
  政府至今没有出台针对民工生活食宿、工作强度等方面的具体强制性标准。农民工生活条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要看建筑企业管理层是否“良心发现”。笔者了解到,在一些比较好的正规的大型建筑企业,已开始提倡人性化管理,尽力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在多数建筑企业,农民工的生活及工作条件还是相当艰苦,时时发生被侵权的事情。
 
  据笔者团队抽样检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仍然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漂泊来去的农民工们仍然没有归属感,干活拿钱,干完走人,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劳务体制的原因。
 
 作者:范先国 许名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