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资讯分类

慈善新洲 名动荆楚 弘扬向善文化打造慈善之乡

  • 分类:慈善公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8-31 16:39
  • 访问量:0

慈善新洲 名动荆楚 弘扬向善文化打造慈善之乡

【概要描述】慈善新洲名动荆楚弘扬向善文化打造慈善之乡    这是一片希望的沃野,建工企业、莘莘学子从大别山下走来,在全省叫响了铮铮品牌;这是一方温暖的热土,报恩、向善、宽容、砺志的文明新风,吹拂着广袤城乡大地。   新洲,武汉市最远的城区,拥有上百万人口,也是有名的农业大区。在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上,却拥有闻名荆楚的“建筑之乡”、“教育之乡”、“慈善之乡”等美誉。   ——建筑方面,全区共有新八建、新七建、新建

  • 分类:慈善公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8-31 16:39
  • 访问量:0
详情
慈善新洲 名动荆楚 弘扬向善文化打造慈善之乡
  
 
  这是一片希望的沃野,建工企业、莘莘学子从大别山下走来,在全省叫响了铮铮品牌;这是一方温暖的热土,报恩、向善、宽容、砺志的文明新风,吹拂着广袤城乡大地。
 
    新洲,武汉市最远的城区,拥有上百万人口,也是有名的农业大区。在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上,却拥有闻名荆楚的“建筑之乡”、“教育之乡”、“慈善之乡”等美誉。
 
    ——建筑方面,全区共有新八建、新七建、新建总、新十建、祥和、常阳新力等数十家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去年建安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全省建设企业综合实力20强中,新洲区就占了4家,其中新八建常年位居榜首。
 
    ——教育方面,近年来,全区每年高考三本以上录取人数均在5000人以上。今年全区过一本线人数达1176人,其中600分以上达431人,约占武汉全市的1/5,相当于三个普通城区的总和。
 
    ——慈善方面,企业家捐资助学、扶危济困,近5年累计捐赠额已近亿元,涌现一大批如喻友旺、刘先成、余宝琳、甘金华等“慈善明星”;在汶川地震、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等救灾捐赠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新洲全区没有一名学子因贫失学。
 
    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为何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名动荆楚的慈善之乡,其中有何奥秘?近日,笔者前往新洲区采访调查,一窥究竟。
 
 
 
  政府引导 搭建慈善平台
 
    “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面对笔者的疑问,新洲区委书记王世益开门见山。
 
    作为一个农业大区,新洲不少农村、农民还不富裕,农村学子因贫失学是历届区委、政府关心的民生问题。2004年起,新洲区开始尝试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助学,当年130家单位捐款3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0名。
 
    次年,全区组织127家单位捐款38万元,资助学生127名,数字较上一年略有下降。区领导意识到,再这样搞下去,路只会越走越窄;干部职工的月薪终究有限,时间长了热情也会冷却。
 
    怎么办?区委、区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一把泥刀闯天下”的建筑企业。这批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大多出身贫寒,深知家乡学子求学不易,如今事业有成,为家乡作点贡献应该不是难事。
 
    如是,政府与企业一拍即合。新八建、新七建等企业带头捐款,捐款额年年刷新新高,并带动一大批企业投身慈善事业。
 
    区长余世平介绍,企业愿意做慈善,政府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极为有利的政治条件。对行善企业和爱心人士,就要给荣誉、给地位、给政策、给机会。每有大型慈善活动,区主要领导都亲自运筹策划,带头参加,大造声势。与此同时,还设立了“爱心企业”奖、“爱心人士奖”、“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奖”,宣传先进事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慈善。
 
 
 
  企业参与 行善传递美名
 
    本月16日,“慈善之星”喻友旺怀揣20万元现金,奔波600多公里赶赴十堰市竹溪县助学。
 
    自2005年第一次与这个偏僻山区结缘后,新八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喻友旺已为当地寒门学子资助费用86万元。谈起慈善的动机,49岁的老喻依旧记得儿时的心酸。上高二时,学校要收5角钱的资料费,母亲壮着胆子借了一圈也没借到。从那一刻起,他就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有钱了,一定不让家乡的孩子泪洒求学路。”
 
    1993年春,他做工程赚到第一桶金5万元后,立即给特困户捐出了8000元。许多受过他资助的老人说:“你哪天做生意亏了,我们就是乞讨也要养活你。”这些朴实的话语,激励着喻友旺继续行善。
 
    喻友旺说:“我拿出去的是金钱,收获的是愉悦;每看到别人脱离苦难时,自己心里就会多一份安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家在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慈善事业也成为企业闯市场的品牌。武汉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说,以前与喻友旺素不相识,但他相信一个坚持十多年做慈善的人,做建筑工程绝对不会马虎。2009年,阎志主动找到喻友旺,邀其参加汉口北批发市场一个项目的投标,该项目标额1亿多元,最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了新八建。
 
    在先行者的激励下,新洲区涌现出新八建、新七建、新建总、祥和、祥盛、常阳新力等一批知名爱心企业以及喻友旺、刘先成、余宝琳、吕卫兵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爱心人士。目前,全区现已建立600多个慈善基层组织,发展了15000多名慈善志愿者。
 
    数据统计,近年来,新洲区除其他形式和途径的捐赠外,仅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向区慈善会的捐赠额,就已接近5000万元,位居全省区县之首。
 
 
 
  协会整合 办事公正透明
 
  “郭美美事件”余音荡漾,慈善“名利场”的霓虹闪耀,时不时引来人们对善款善用的担忧。
 
    区民政局局长、区慈善会会长张火金表示,慈善捐款归口管理,使用公正透明,是全区慈善事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归口募捐,全区所有的募捐活动都由慈善会来组织实施,实行慈善募捐“一个管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渠道放水”。
 
    ——照章办事,认真按照《新洲区慈善章程》办事,重大问题、救助计划、重要支出都由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在经费管理方面,慈善会设立了专户、专帐,日常支出严格按照《慈善会资金管理办法》操作,随时接受监督检查。
 
    ——透明管理。组织审计、纪检、监察、民政等部门参加,成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健全由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组成的工作体制,实行慈善工作定期审议、报告制度。
 
    ——阳光操作,规范救助行为,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保爱心款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对象手中,坚持工作公开,不断增强慈善工作的公信力。
 
    近年来,新洲区通过区慈善会累计及时救助5万余人次,资助款物3900多万元。特别是连年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已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000多名,确保了全区没有一名学子因贫失学。
 
 
 
 
 
 
 
弘扬向善文化打造慈善之乡
 
 
 
湖北日报讯 王世益
 
 
 
    荆楚大地——“佛在黄梅,道在武当,儒在新洲”。新洲历史悠久,地域宽广,物阜人丰。新洲特有的文化可以用“4句话8个字”概括:报恩、向善、宽容、砺志。
 
    文化催生观念,观念引领实践,实践产生效应,效应展示风采。新洲的“向善”文化,催生了“从善”观念,引领着百万人民的“行善”实践,促进了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铸就了“慈善之乡”品牌。新洲现有基层慈善组织600多个,慈善志愿者15000多名,近5年来,仅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就已近5000万元,居全省各县(市区)之首。
 
    捐资助学、助贫、助残、助医、修桥、修路、建校、建泵站、赈灾……是善举,给一碗饭吃、给一杯水喝、给一块钱用、给一声问候……也是善举。它不仅体现在物质和资金的多少上,而且体现在精神的安慰和鼓励上。
 
    慈善“慈”为先,“善”随后。善良驱使善举,善举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之上。一个没有善心的人,即使富甲天下,也不会有什么善举。天下富有的人很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慷慨解囊。新洲的企业老板、项目经理、成功人士……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一些资金,但也并不是“富得流油”、“钱多得没有地方去花”,然而,他们却能一次次慷慨解囊,一次次捐出巨资,救助那些迫切需要救助的人们。在贫困大学生的毕业证书里,有他们的关爱;在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他们的关心;在重病缠身的人群中,有他们的体贴;在赈灾的现场,有他们的身影;在经济建设的工地,有他们的贡献……他们既是新洲经济建设的领军人物,也是一颗颗璀璨的慈善明星。
 
    文化需要涵养,慈善需要引导。新洲区委、区政府在狠抓“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共享发展”;在狠抓“共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忘“民生工程”;在狠抓“民生工程”的过程中,始终不忘慈善事业。我们开展“爱我新洲”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热爱、关心、支持新洲人民;我们设立“爱心企业奖”、“爱心人士奖”、“扶贫济困先进个人奖”,就是要通过宣传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来弘扬新洲的“向善”文化,筑牢“行善”基础,放大“慈善”效应;我们构建慈善平台,整合慈善资源,加强慈善监管,就是要使业已形成的慈善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把“慈善之乡”的品牌擦得更亮。
 
 
 
 
 
让慈善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石
 
 
 
——新洲区民政局局长、区慈善会会长张火金答读者问
 
 
 
  
 
    问:慈善事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答:发展慈善事业在当今社会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慈善事业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推进慈善事业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慈善提倡助人为乐、扶危济困,通过这个可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第三,它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十六届四中全会曾经提出,要建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把慈善作为一个补充,可见慈善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它的意义更加重大。有人说市场经济作为第一次分配,讲效率,政府的公共财政作为第二次分配,讲公平,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讲和谐。
 
    问:新洲区正在构建民生幸福之区,你认为“慈善之乡”如何打造?
 
    答:第一,促进慈善行为经常化。这几年,新洲区富裕的人群多起来了,但初期人们的慈善行为还不普通。区委、区政府经过认真调研、理性思考和科学论证后,实施全新的举措激发社会热情、凝聚社会力量自愿、乐意、主动承担扶危济困这项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二,促进慈善效果最大化。我区发展慈善事业,就是科学策划和精心实施救助项目,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把有限的慈善资源用在刀上,力图从总量上,从根本上最快、最多、最好地资助贫困群体,不断强化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
 
    第三,促进慈善意识普遍化。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才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长远的发展前景。区委、区政府致力于为慈善工作“提神”、为慈善活动“撑腰”、为慈善意愿“壮胆”、为慈善行为“正名”,力促全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将慈善概念转化为思想观念、升华为行为理念。
 
    第四,促进慈善工作制度化。严格按照《新洲区慈善章程》、《慈善会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随时接受监督检查,不断增强慈善工作的公信力。
 
    问:你认为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答:第一,大力弘扬慈善精神。在这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慈善典型,培育慈善文化,让慈善这种理念、这种道德精神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液中去,让大家感觉到慈善最光荣、慈善最崇高。
 
    第二,健全政策法规,因为慈善既涉及到物质,又涉及到道德。同时,慈善既涉及到捐赠人的权益,又涉及到受赠人的尊严,还涉及到慈善组织运作的规范以及对慈善行为的激励优惠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法律来规范。
 
    第三,培育发展慈善组织。今后发展慈善是政府推动,慈善组织来运作,社会参与。有些组织发展不起来,不是说没有慈善资源,而是大家怕捐给一些不信任的组织,钱流失了。
 
    第四,慈善组织还要有人才去运作,需要考虑怎么样有效地激励企业家、工商界、社会名流、政界精英等等,都能够出来运作慈善,来经营慈善,来参与和推动慈善。
 
    第五,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政府在推动过程中涉及到宣传发动、优惠政策的制定、保障监督等,这涉及到很多部门,这些部门要协调。慈善组织之间对慈善项目的开发、分工,包括竞争,这里面也有一些协调问题。还有捐赠人和受赠人之间的利益,这里面涉及到定向捐赠的效果,还涉及到受增人对使用善款的使用等,不能把捐赠看成施舍、怜悯,受赠者也应该知恩图报,这些方面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文/图:邱新明 程书雄 张秀珍 段杰 揭兴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