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建设:建筑界的实干家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04 13:14
- 访问量:0
中华建设:建筑界的实干家
【概要描述】建筑界的实干家 ——访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文 记者吏主权鄢立仁 通讯员左汉山林先勇 刘少文简介: 刘少文,1957年3月出生,武汉新洲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享受武汉市政府特殊专家津贴。现任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届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联常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理事、湖北省民营经济促进会副会长、闻一多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会新洲分会副会长、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等。 2011年刘少文被评选为“武汉市第八届十大创业家”称号,2012年4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第十五届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11月,被武汉企业家联合会等单位授予“武汉十大诚信企业家”称号。 在三十多年的建筑生涯中,刘少文参与或主持承建的工程项目约有一百多个,合同总额近50亿元。累计向国家上缴税收达3500多万元,仅2009年度公司缴纳税收就达2600余万元。先后被授予“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优秀建筑工作者”、“爱心企业家”等荣誉称号,由其承建的工程多次荣获“鲁班奖”、“楚天杯”、“黄鹤杯”等奖项,在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编者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唐代诗圣杜甫在窘困中描绘的美好愿望。但在阶级社会,这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历史证明,只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时代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在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武汉市新洲区,有一位杰出的建筑专家,秉承居者有其屋的大善大德理念,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建筑一线,用勤劳的双手和睿智才干,为国家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为促进湖北建筑业发展繁荣、提高建筑施工工艺、改善民居条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文。 现在,常阳新力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越全国领先建筑行业大军,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文,请他讲述了他个人不为人知的辛酸创业路、畅谈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过去、现在、未来。 记者:首先感谢刘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来拜访您之前,有幸拜读了您的一些创业事迹,您能把这些不为人知的创业路与我们一起分享吗? 刘少文:我出生在武汉市新洲区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从小就耳染目睹了邻居们因生活辛苦住在漏风漏雨的破旧土房里,因此我从小就告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让身边的人住上干净舒适的房子。1978年,21岁的我就到了新洲县马河二建公司担任技术员。可是,在那个年代,生活异常艰难,父母的坚决反对,工地上的活脏而且大部分都是体力活,一个工棚里时常住有几十个人,又脏又臭,可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儿时心存的梦想。通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1984年,我被调往新洲新建总公司任副总经理。 进入新世纪后,我和身边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果断地认为建筑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因此,我们排除了很多的困难,成立了新七建设集团,并担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职务。公司成立之初,员工少,办公条件差,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亲自上阵,我每天来回多个工地,常常是一天只顾吃的上一顿饭。新七公司排除万难,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启了新七公司发展的新篇章。在十年的时间里,新七公司经营产值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从武汉走向全国各地。为表彰他的突出贡献,上级部门多次授予他“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想,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课堂里说教出来的,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长大。 记者:看过您事迹的人都知道,您一直是新洲区的政协委员,而在去年,您的名字又出现在省政协委员的名单录里。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您觉得您的责任是什么? 刘少文:作为政协委员,它不仅是一份光鲜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要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要恪守参政为公、议政为民的办事原则。 在每年政协会议召开前几个月里,我都会奔波在工地、百姓之间,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研,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踊跃发言、积极提案,而且所建之言、所提之案均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切中要点、切实可行。 在政协会议前的几个月里,我去了新洲区旧街街的问津书院。新洲区旧街街问津书院是一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古迹,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破败不堪,再不进行维护抢修,这一文化遗迹将永远消失。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后,我认识到必须立即进行开发保护。2011年,我就在省政协会议上作出了《新洲区问津书院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的提案。这份提案以详尽的历史依据、超前的发展思想,充分说明了抢救这一文化遗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到了省政协领导和全体委员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立案并交付有关部门实施中。 针对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失信违约现象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多次与一些企业家交流探讨企业诚信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后来召开的会上,我作出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湖北省企业和个人诚信信息系统的意见》的提案。并在提案中指出,诚信是企业和个人道德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标准。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越显得重要。但是,湖北省尚缺乏企业和个人诚信与否的信息系统。缺乏事前对合作对象的深入准确的了解,一旦出现信用危机,诚信有问题后再去咨询了解就很麻烦。我在提案中建议,要建立诚信信息系统,必须由省发改委牵头,对上述信息进行综合和完善以诚信评级如1A至5A;采取直接收集综合和个人申请等方式。实行定期披露和有偿查询的方式,达到单位或企业知道自己的信用级别,个人知道自身的信誉重要。这份提案,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并正在论证实施中。 记者:2010年应该是您人生事业的新一页吧,您加入了武汉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您又是怎样怀揣着厚积薄发的激情,创造您人生中的又一个奇迹的呢? 刘少文:就个人感情而言,常阳新力就像是我从小养育长大的孩子。我对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 记得刚来常阳新力来的时候,它还是一家刚重组成立的建筑公司,营业资质刚升一级,业绩乏善可陈,只承接到一些利润低的小工程。虽然新七公司的发展如日中天,但是我经不住朋友的再三邀请,毅然加入这个新团队。我始终坚信:建筑业的前景很乐观。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和同事们共同创造了新七品牌,因此我想再用十年时间创造常阳新力品牌。也许就是带着这份执着和坚韧,开始了我人生新的一页。 在接手常阳新力后,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围绕打造常阳新力品牌,开始增强公司软实力、硬实力上下功夫。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招聘了一批技术骨干,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项目经理,通过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繁杂的贯标工作,为承接工程奠定了基础。为使公司迅速走上正规发展轨道,公司还制订了公司章程和日常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了公司的经营行为,防控了各项风险。同时,我们把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作为公司开展业务的头等大事,采取各种措施不拘一格引用人才。目前,公司有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35人,各类经济技术人员400多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达200多人。 随着公司步入正规化、制度化的发展轨迹,经营业绩不断实现新突破。2010年公司签订合同产值达23亿元,实现利税过5000万元。2012年公司更是飞速发展,在建工程合同产值近130亿,其中唐山25个亿、河南30个亿、海口10个亿、山东1个亿、湖北55个亿,形成了以武汉为基地、全国遍地开花的经营格局。目前,公司正在洽谈的项目达20多亿元,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团队,把一个年产值不到亿元的小企业,发展成年产值近百亿元的大公司,这不能不说是建筑行业的奇迹。 记者:有人说,您是建筑行业的一匹黑马,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并成就了一大批建筑精品。这些年,在您独立主持承建的工程中,取得了哪些品牌成绩呢? 刘少文:在我建筑生涯的三十多年中,我也从来没有忘记努力专研建筑知识,时刻保持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建筑技术。因此,也拥有了很多独立支持项目工程的机会,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和社会的认可。这些精品工程包括:2005年5月承建湖北省民政学校住宅楼工程,获得黄鹤奖银奖。2001年10月承建新洲区电信综合楼工程,获市优质工程奖。2002年4月—2003年12月承建桥口区城开集贤路综合楼工程,获市黄鹤杯奖。2004年5月承建的南国置业风华天城A2—3#楼,获市优质工程奖。2004年10月承建首义路顺民大厦(含地下室30层),获市黄鹤杯奖。2004、2005年度连续两年被武汉市建筑业协会评为“优秀项目经理"。2007年度承建武汉博学仕府工程,工程质量获湖北省楚天杯奖。2008年度承建武汉理工大职工小区,质量、安全获武汉市优质工程奖。2009年度在建的河南郑州金桂苑,造价8亿元;湖南长沙、碧桂苑小区,造价2.5亿元;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造价1.5亿元。这些工程,处处都有我的心血,也是我对社会的回馈。 记者:党建工作一直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重要的一环,作为常阳新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您在党建工作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 刘少文:在很多人看来,办企业搞党建工作会增加很多的额外成本、花费很多时间、占用企业的资源。而我认为,党建工作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企业的党建工作总结起来只有十个字。那就是“加强党建,永远跟着党走”。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紧跟党的步伐,企业的党建工作十分必要。只有利用党的组织性强、宣传过硬、作风扎实的特点,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凝聚人心,才能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不论是我之前所在的新七公司还是现在的常阳新力公司,我都十分重视企业的党建工作,尽力做到工程做到哪里,党支部就设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公司设立了党委办公室、完善了组织机构,配备了办公设备和专职党建人员。每年,都将工作积极、表现优秀的员工纳入党的队伍中,并积极配合上级党委的文件精神,开展党建活动。2010年,公司党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加大力度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做好了38项党建资料,以满分通过了新洲区委组织部考评。2011年,公司加大投入支持党建工作,准备了60多项党建资料,参加了省建管局组织的“纪念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活动”,并组织公司党员到唐山考察学习。同时,公司各办公室都订阅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理论刊物,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报纸,通过读报,学习最新理论、了解国家大事,使公司的政治思想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我们还会定期在公司内召开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会,要求大家对党建工作发表意见。每年“七一”建党节,公司都会邀请新洲区党校领导来讲授党课。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公司全体员工形成了团结协作、追求先进的良好氛围。 记者:有人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多年来,您一直坚持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第一线,您奉献爱心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刘少文:我觉得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和大家一起发展,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得到大家的认同。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只是在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从2010年8份,“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大型爱心活动在新洲发起以来。我的爱心事业就没有间断过,2011年,公司员工共捐资528万元爱心款,是当年湖北省捐款最多的建筑企业。2012年,我们公司举办第三届爱心活动,我个人率先认捐了50万元,公司全体人员接过接力棒,纷纷举牌认捐,使当年捐款达473.3万元,也使公司近几年的捐款总额逼近1500万元。这些善款已全部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资助重大疾病患者、援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逢年过节,我都会带领公司管理层到农村慰问孤寡病残老人,送去节日物资。我们相继向新洲区旧街初级中学、李集街李集小学捐献资金,改善该校办学条件;捐资援建新洲道观河水毁受灾工程,提高当地抵抗洪涝灾害能力。并与新洲旧街祠堂湾建立“村企共建”关系,先后向该村提供三十多万元资金,硬化村级道路、安装有线网络、修葺灌溉渠道等,得到了村民的衷心感谢。 近十年来,我个人累计向社会捐助
- 分类:媒体报道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3-04 13:14
- 访问量:0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